·“优食聚乡汇”圆满召开 ·新疆行, 库车樱桃林调研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浅析威海市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管理模式”
用心服务 奉献三农
 
  专家队伍
 
赵建庄 :应用化学系系主任
姚文初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吴宗智 :高级农艺师
王成宇 :专家
王希群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森泉 :猪育种专家
王广智 :茶叶专家
刘文成 :投融资专家
赵跃龙 :项目规划专家
龚希仓 :农业分会加工流通专业委员会种植加工专家
孟冰 :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农产品加工流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靳光乾 :中医药专家 研究员
刘晨 :生物多样性博士
张春园 :原水利部常务副部长
王 志 :中心秘书长,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副会长
吴万夫 :渔业经济专家
张志斌 :农产品加工专家
孙培博 :种植专家
刘孟军 :枣业专家
权高磊 :经营管理专家
刘五岳 :畜牧专家 研究员
孟庆翔 :畜牧专家 博导
王习农 :商务专家
龙文军 :农经专家
王有年 :农业专家
张增志 :材料专家 博导
李保明 :农建专家 博导
郭书田 :三农专家
赵久然 :育种专家 研究员
李延云 :教授级高工 研究员
杨宜勇 :经济专家
关锐捷 :农业专家
董红敏 :环保专家
孙君社 :农产品加工专家
赵书广 :畜牧专家
马会勤 :葡萄酿造专家
孙树侠 :食品营养专家
陈佐忠 :生态专家 研究员
毛培胜 :草业专家
段长青 :酿造专家
张德权 :肉类加工专家
沈群 :谷物加工专家
张德纯 :蔬菜专家
赵德明 :兽医专家
薛民生 :小麦专家
杨九成 :研究员规划专家
宋树友 :农机专家 部领导
安玉发 :农经专家
吕忠孝 :畜牧工程专家
刘海河 :蔬菜专家
相重扬 :农业专家 部领导
吴卫华 :作物及果蔬加工专家
金光钧 :畜牧营养专家
龙厚茹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
卢布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学会农业资源委员会秘书长
王树德 :畜牧养殖加工专家
章力建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许越先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振雄 :农科专家 高工
 
  内部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专家队伍  
 
姓名:王广智
职称:
茶叶专家
    

王广智 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研究员。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首席专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 委员、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 副理事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 副会长。

19609月~19648月,于安徽农业大学 茶与食品技术学院(原为安徽农学院茶业系读书 班级团支部书记或班长)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农业部外联局, 到北京农大(即:今中国农业大学)外训班进修法语, 19666月;19666月~199110 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 实习员、助研、副研,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工作,而重点是茶业,大体分为5个阶段,即:一是从1966年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重点是茶叶科研管理。二是早在1971年就在华南茶区,岭南区域的广东清远市佛岗县蹲点,进行茶业科技术推广与技普及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茶树种植、茶叶初制(红茶、绿茶、乌龙茶及大叶青)等,总结广东地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并以该县为基点面向全广东省,乃至华南茶区进行茶业科技服务,于1979年底回北京)。三是自80年代后,回单位,即: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整理、农业区工作,其中重点是茶树种质资源和茶业区划。四是到90年代后又调到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并担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 研究员、所长。主要开展农业文物研究,其中重点是茶业文物、茶业历史资料与整理,以及弘扬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享受国务津贴,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于19978月退休。但仍被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返聘,至20008月。五是到了21世纪初,即:2001年3月份开始,在黄山太湖流域低山丘陵区域的安徽黄山西脉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进行茶业科技扶贫,到了200110月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茶业科技扶贫,开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而重点协助百色市凌云县着手向国家或有关部门申请“广西百色凌云万亩绿色茶业科技项目”,其目的是想把茶业作为健康大产业来发展,不是就茶业抓茶业,而应把茶业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做,所以这几年来一直围绕着茶的五个结合,即:“茶、林、草”结合;“茶、沼、牧”结合;“茶、水、电”结合;茶叶“初、精、深”加工结合;茶园“观光、旅游、休闲”结合来做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这样做不仅为国家建立绿色茶业商品原料基地,同时也是协助当地把绿色茶业做强、做大,为改善生态环境、茶农脱贫致富、财中政增收是大有好处的。

因此,这几年来,他一直坚持在茶区安贫乐道地进行茶学研究;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坚持绿色茶业研发工作,而着重点放在茶业区域经济和绿色茶业科技产业化研究,并尽全力瞄准国内外茶叶市场,为茶区茶业结构的调整、茶农与茶业科技人员的培训、茶区经济的振兴,做了不少科技扶贫工作。于2006年度,被中国老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并于200610月份,又重返回清远市佛冈县,着手开展岭南万亩绿色茶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共获部委级奖11个,其中岭南“佛冈县幼龄茶园速成丰产研究”,于1982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1年参加“中国种植业区划研究”,于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2年参加“我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问题研究”,于1985年获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并于1987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1989年,参加“我国近中期农业区域开发规划研究”和“关于粮食稳定增产和上两台阶问题研究”,于1989年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1986年,主持山东省“潍坊市莱洲湾地区滩涂资源调查与分层开发规划研究”,于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3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证书。

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茶业论文,如:“幼龄茶园速成丰产”、“茶业生产布局的研究”、“茶中微量元素的药用与保功效”、“中国茶业如何做强、做大”、“中国绿色茶业发展战略与对策”、“中国有机茶的发展前景”、“中国普洱茶”、“普洱茶与区域经济”、“如何打造我国出口茶品牌”、发展绿色茶业 繁荣茶叶市场”、“振兴绿色茶业 发展茶业经济”、“区域名茶与县域经济”、广西六堡茶 制造工艺”、“关于‘安茶’研发前景问题”、“绿色茶业与石漠化治理”、“关于‘三农’问题”、“以茶养生与科学饮用”、“以茶业为生与健康大产业”“茶叶生化与保健功效”、“绿色茶业与人类健康”、“衣食住行文体茶·话健康”等21篇。

“九·五”期间,还组织全国产茶省(区)编写《中国名茶志》属“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之一。参加编著作10多部,其中茶业编著,有《中国名茶志》,是主编之一,以及独自编著的《中国类茶与区域名茶》一部。

同时从1995年至2008年期间,到滇、黔、桂、川、闽、粤、浙、苏、皖等8省(市、区),开展茶业资源研发工作,大体分四个阶段,即:首先是从1995年至1999年,到江南茶区的黄山太湖区域,对皖南黄山名茶资源收集整理与茶业资源研发阶段;其次是从200110月份至20059月份,到了革命老区百色进行茶业科技扶贫,并深入开展资源调查与普洱茶研发阶段,其范围包括滇、黔、桂、粤等4省(市、区),区域范围有西南茶区的滇西南区域、云贵高原区域、武陵山区域;第四次是从2006年起至2008年,又重新回到70年代在华南与江南茶区的岭南区域、莲花山区域(即:闽粤东南丘陵区域)、南岭区域(即:粤桂中南丘陵区域)等粤北清远市的英德市、佛冈县,以及粤东北梅州市五华、揭西等主要产茶县(详见王广智编著《中国茶类与区域名茶》一书附录2,中国茶区与区域范围)深入开展茶业资源调查与乌龙茶及红茶新制品研发阶段,并积极稳妥地逐步开展“中国绿色茶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以及积极稳妥地开展以西南、华南、江南和江北等4个茶区的9个区域的万亩绿色茶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典范,建立我国不同区域绿色茶与食品科技产业化商品基地,其范围包括,即:“滇西南区域”、“云贵高原区域”、“武陵区域”、“岭南区域”、“南岭区域”、莲花山区域、黄山太湖区域、浙闽武夷山区及大别山桐柏山区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