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食聚乡汇”圆满召开 ·新疆行, 库车樱桃林调研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浅析威海市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管理模式”
用心服务 奉献三农
 
  中心动态
 
单位动态
公告栏
通知
滚动公告
老科协之窗
项目申报
技术推广
 
  内部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中心动态 老科协之窗
 
为了大地的丰收——种植业专家孙培博

为了大地的丰收——种植业专业孙培博
 
记者:王卉 王莹
    2008年12月22曰,两位山东籍农业科学家被海南省三亚市政府聘请担任该市的"农业及农产品安全顾问"。其中一位就是孙培博教授,也是中国老科技协会农业分会种植业专业委员会的推广研究员。
    孙培博,一个最基层的农业技术工作者,他不是科技拔尖人才,却指导菜农创造了温室栽培黄瓜、番茄亩产6万斤以上、 茄子亩产5万斤以上的高产纪录。指导果农创出西瓜亩产 7500公斤以上,设施蔬菜亩产3万公斤左右的国内最高产量;设施葡萄6月份定植,翌年5月份亩产葡萄3千公斤左右、11 月份产二次果1.5千公斤左右,开创了葡萄设施栽培快速增收之路。
    他不是劳动模范,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却每天耗费12 一 15小时,为广大农民致富弹精竭虑、辛勤工作。他年近古稀,仍然每天接打几十个电话,为从不相识的农民排忧解难。每年离家外出200 — 300余天,经常一天坐车十多个小时去外省,不辞辛苦的为农民传授农业技术,每天讲课4一5个小 时,有时讲课达7小时以上。自2005年至今,他先后赴15个省(直辖市)、150多个县(市)义务讲课1千余场次、培训农民近5万余人次。他40多年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精心钻研、辛勤耕耘,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同事赞他为"吾辈楷模、良师益友”;果农、菜农称赞他为"科技扶贫之花"、"致富金钥匙"、"农民的财神"。
    孙培博教授还是个笔耕不辍的人。讲课传授之余,整理知识、经验,写论文,出著作,撰写了 200余万字、出版十五部专著,改写了温室蔬菜栽培的技术理论.奠定了设施栽培理论基础,成为温室栽培的权威专家。所编著的《温室蔬菜栽培技术问答》、《节能温室种菜易学易做》、《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等书,为了能让广大农民朋友们看得懂、学得会、领会深、理解透,撰写当中以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为主,力争把每一位读者培养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检疫诊断及防控能力的农业实用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的作用。他撰写的《节能日光温室温度的科学调控》一文,2003年经全国理论创新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新华文献丛书编辑部、国际学术交流出版社、亚洲人文社会科学院联合评审,荣获全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05年被中国科学发展成果评审委员会等评为中国科学创新发展成果特等奖。在2008年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上,组委会隆重揭晓了中国果菜科技杰出贡献奖,孙培博获得“中国实用技术专家顾问团研究员"荣誉称号。2011年孙培博当选为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种植业专业委员会核心专家成员。
 
科研引路  产量翻番
 
    孙培博于1942年3月出生在青岛一个农民家庭。1964年, 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在那个年月人们都在轰轰烈烈闹革命、很少有人愿意去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 他却向组织提出申请,去了条件艰苦的山东单县园艺场从事技术工作。
    当时的园艺场,仅建场12年,对苹果、梨、葡萄等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还没有完全拿握、栽培技术不很成熟,果树留、枝量多,由于树冠过于茂密.仅限于外围结果,6-7米冠径的大树株产苹果平均不足200斤,且病虫害极其严重,经济效益很低,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维持生产。为了改变生产落后状况,他几乎利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细致观察各树种、品种,各种病虫害的生长发育规律,利用星期天进行了多种类、多方面的科学实验。
通过各种科学实验他和园艺厂的工人们探索出一条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大树落头幵心、疏除过多大枝的“摘帽子”、“开窗户”等综合管理措施,彻底改善了树体的透风和透光的条件,促进了花芽分化,大幅度提高了果品产量,短短的三四年中单县园艺场果品产量翻了几番。不少苹果树单株株产千斤以上.其中一株大国光树单株产苹果5328斤.创下了苹果株产全国最髙纪录。
    1976年,孙培溥调到东明县果树站工作,当时东明县有 7千余亩果园,十多年的大树都不结果或很少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每月举办一次培训班,并骑着自行车,天天奔波于果园林场之间,下乡指导农民、传授果树管理技术。全县大小果园104处,每月都要巡回一遍,经常一天骑自行车达100余华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全县所有果园都结了果,且十多年树龄的苹果树平均单株产量还超过了250公斤;四五年生树龄的幼龄果树单株产量也达到了50公斤左右。
    1980年,孙培博听当地人说:"东明的西瓜大厚皮、瓜瓤、奸白脸,不甜不脆,卖不出去”。他便利用下乡时间考察,研究东明西瓜栽培技术。先后在几个林场,进行西瓜栽培技术实验研究,取得成功以后,开始在全县各乡镇举办西瓜新技术培训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到1986年,东明西瓜的供应期由 7-8月份延长至4-10月份;单产由每亩4千斤,增加至每亩 8千斤,高者达1.5万斤左右;含糖量由7%一8%提高到10% 以上,高者达13.6%。使东明县西瓜在1986. 1987. 1988. 1991年的省、部级四次评优中,三次夺魁,东明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他主持的"西瓜早熟优质丰产开发试验研究”在1988年获得菏泽行署科技进步一等奖。
 
呕心沥血  一心为农
 
    “农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八亿农民富裕了 ,国家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才能真正强大"。 这个信念支撑着孙培博教授走过了40余年。
    40多年来,他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上任劳任怨、默默耕耘。80年代后期,他在菏泽地区已经小有名气,几乎天天都有果农、瓜农.菜农慕名前来咨询技术,他除上班时间经常下乡、外出讲课、接待咨询农民外,还利用早、晚和午休时间为农民咨询服务,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 — 16个小时。经常是清晨6点就有人敲门,晚上10点家中不断来客,有时开会晚了.晚上11点到家,还有等候咨询技术的农民朋友。30多年来,他没有星期天,几乎没有睡过午觉,把午休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农民兄弟。即便身体有病,只要农民有求,他都尽力而为。1996年7月25曰,他在巨野讲课,晚上十点多回到家里,洗澡时因劳累过度头晕摔倒,造成右脚怀骨骨折,当时幸亏一位前去找他咨询技术的农民兄弟,立即用摩托车送他去医院作了处理。骨折3天后定淘县、东明县某乡些政府急请他去讲课,他便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讲了几天的课。
    1996年9月26曰,孙培博骨折刚刚有所好转,他就去农业局蔬菜站上班,坐车时因行动不便,被公共汽车后轮压伤左腿.3处粉碎性骨折,住进医院。住院半个月左右,腿上还打着石膏。珠海办事处、大荒村的宋书记前去医院探望他,交谈中说出了大荒村的大棚发生了严重的灰霉病,治不下去了。他立即让宋书记的司机背着他下楼坐车赶到大荒村,由菜农背着考察了病害严重的数个温室,并忍着剧烈痛疼,给全体大棚户细致讲授了温室栽培技术,就此一课,遏制了病情的蔓延。当年,大荒村几十个大棚,大多数亩收入都达2万元以上,而珠海办事处临近的其他村的600多个大棚,每亩收入最高者还不足8千元。
    2005年7月,孙培博应邀前往菏泽地区讲课,巨野县听说是孙培博主讲,竟然一天安排了 5堂课,其他几个县也最少安排了 3堂课。当时正值暑季,天气十分炎热,他冒着37度的酷暑每天授课6 — 8小时,深深感动了听课的农民。
    2007年.孙培博教授被聘为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技术顾问,承诺24小时开机,接受农民技术咨询,平均每天接打电话20余个,如果讲课时关机,课后也会再打回去,认真解答各种问题,短短2年之间,为近万名农民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问题。问题解决后,农民向他表示感谢,他诙谐地说:"别谢我.我得感谢你们,你的大棚丰收了,老天爷会让我多活几年,我能活到100岁,不得好好的谢谢你们”。孙培博常年在外奔波,老伴和女儿都很心疼他。不想让他外出。他告诉女儿:"仁爱积德、勤劳健体、无欲长寿、奉献是福",人生在、世就这一次,你们不要管我太多,就让我活得潇洒快乐点,多为人民办点事,活的有价值.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吧"。
 

技术高超  农民财神
    几十年来孙培博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把能利用的时间 全部用于菜园、果园的考察和实验研究上。他查清了菏泽地区主要果树病虫害及天敌种类和发生的规律;试验、改革、组配了《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停止了剧毒、中毒农药的使用,把杀虫剂使用频率由每年5-7次,减少至2-3次,喷药次数由每年11 一 15次减少到6 — 8次,为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果品提供了成功经验。
    1999年,孙培博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可是他退而不休,当王台镇高效农业示范 园,引进的以色列西红柿品种,400多个温室全部感染细菌性髓部坏死症,以色列专家两次前来没能防治住,而且越发严重,到12月20曰已经拔掉2个温室了。菜农们强烈要求孙老师去指导防治.当天下午他来到现场,针对病情和以色列专家用药情况,他大胆改用药物配方, 3天后病情不再发展,7天全部治愈,防止了重大灾害的发生。
    2006年6月2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冰雹,把吉林省东丰县影壁山镇虎顶村杨延泰等9名瓜农种植的75亩甜瓜和西瓜砸毁,叶、瓜花、幼瓜全部打掉、砸烂,茎蔓砸劈、伤痕累累,炭疽病、疫病和细菌性病害乘虚而入,侵染瓜秧,频临死亡、绝产,瓜农们悲伤无望。6月24曰,他赶赴现场亲自指导瓜农进行解救, 3天后瓜秧发出新芽,恢复了生机,到7月29曰前去考察时,人们惊叹,西瓜田瓜秧茂盛,硕大的西瓜撒满瓜田,甜瓜地郁郁葱葱,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收成。
    2006年7月上旬,安徽省庐江县白湖农场300余亩水稻田发生除草剂药害,他正在东明县参加西瓜节,7月19曰接到电话,立即打夜车、买了个站票,在火车上整整站了 8个多小时赶赴现场。7月20曰到达时,成片的稻秧已经枯蒌干黄,且稻瘟病、细菌性病害严重,已经频临灭绝。他立即设计了解救方案,进行解救。14天后,每墩发出有效分蘖平均15个,新发绿叶平均55枚救治效果极其显著。
    2007年5月初,辽宁省岫岩县韭台镇500亩五味子花期遇到严重冻害,他通过电话指导解救。花果,叶片、茎蔓全部得到修复,硕果累累。高级农艺师李玉清告诉他:此举挽回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
    多年来,他先后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累计10余万人次,技术咨询、电话咨询数万人次。通过技术讲座、义务咨询为农民解决了多种疑难问题,并多次救治了冰雹灾害,缓解除草剂药害和各种作物的冻害,防除了各种病虫灾害,为农业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加社会效益和挽回经济损失达数亿元。果农、菜农送锦旗称赞他"培植农林增国富,博施科技保民丰,福泽万民一财神,梅竹品格人钦敬"。孙培博对此称,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社会对我来说是公正的,我也为国家为农民作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拟开通的“中国种植业网”“中国菜篮子网”等网站,同时开通“孙培博在线”热点栏目,让孙培博更好地指导全国果蔬产业。
    2008年7月,孙教授受聘到青岛农业大学作报告。有位大学生在听后感中这样 写道:他的事迹给了我很大震撼,以前从没这么近距离接触过他这样的人,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心志。孙培博已67岁高龄,做农技推广工作四十多年,他已退休多年,但他几乎天天都奔波在全国各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一心为民,胸怀天下,真是为人敬佩。他的精神将会成为我以后人生中取之不尽的财富,汲取力量的源泉……
来源:      时间:2011/5/15 2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