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食聚乡汇”圆满召开 ·新疆行, 库车樱桃林调研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浅析威海市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城市“管理模式”
用心服务 奉献三农
 
  中心文苑
 
核心文章
 
  内部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中心文苑核心文章  
 
中国——茶的故乡

中国——茶的故乡

 

    茶,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饮料之一,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既克殷,在其宗姬封于巴……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毕纳贡之。”清代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指出:“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上述记载反映了3000多年前,茶已作为巴蜀地区的特产上贡中央了;自秦统一中国之后,饮茶之习便由巴蜀地区传播开来。 

   
据统计,近数十年来,在我国发现历史悠久的野生或栽培型的古茶树报道达数十起,其中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分布得最多最广,多为高乔木型,其他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则多为乔木型或半乔木型。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例:在云南勐海县发现一株野生的古茶树,树干直径1.21米,树高34米,树龄已达1700多年;该县的南糯山还发现了古代栽培型的大茶树,主干直径1.38米,树龄已达800多年;景谷县发现一株野生古茶树,树干胸围2.76米,树高20米;镇沅县发现一株古茶树,树干胸围4.51米,树高19米;凤庆县发现一株古茶树,树干直径1.8米,树高13米,树龄已达1000多年。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发现了一株凤凰单枞茶树,树高5米,树龄已达600多年。在广西百色发现了一株古茶树,树高13米,树龄800多年。19世纪末,英国人威尔逊在其所著的《中国西部游记》中记述:“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间,曾见茶丛普遍高达10英尺(1英尺=0.305米)或10英尺以上,极似野生茶。”这些野生或栽培型古茶树的发现,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中国是茶的起源地,是茶的故乡;中国利用、栽培茶树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汉代,茶叶已成为人们日用的商品,并且有了贸易集散地。如王褒在其《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之句。到了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加强,饮茶之风遍及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指出:“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此屋之饮。”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叙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李肇在其《唐国史补》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冒明者,此邕湖者’。” 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已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茶区,分别是山南茶区,包括峡州、襄州、荆州、衡州、金州、梁州;淮南茶区,包括光州、义阳、舒州、寿州、蕲州、黄州;浙西茶区,包括湖州、常州、宣州、杭州、睦州、歙州、润州、苏州;浙东茶区,包括越州、明州、婺州、台州;剑南茶区,包括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泸州、眉州、汉州;黔中茶区,包括思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茶区,包括鄂州、袁州、吉州;怜南茶区,包括福州、建州、韶州、象州。这43个产茶州郡,遍及今天川、渝、陕、鄂、皖、赣、浙、苏、湘、黔、桂、粤、闽、滇等十余个省(区),与我国今日之茶区大体相当。
 

   
据《唐国史补》等文献记载,唐代生产的名茶达50余个,在名茶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贡茶,有湖州的顾渚紫笋,常州的阳羡茶,湖北蕲春的蕲门团黄,雅州名山的蒙顶石花,东川的神泉小团,峡州的碧涧、明月,福州的方山露芽,荆州江陵的楠木茶,婺州的东白,睦州桐庐的鸠坑茶,洪州的西山白露,越州的剡溪茶,夔州的香雨,余姚的仙茗,岳州的邕湖含膏等。由于茶业经济的发展,其在农业经济和商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德宗时(780~805)中国开始征收茶税。在唐代,全国茶税每年达数十万贯,最高时竟达80多万贯。当时在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专门的茶商。白居易在其著名诗篇《琵琶行》中就描述了茶商之女空守闺房的苦闷:“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粱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

      时间:2011/8/27 11:21:13